(相关资料图)
清朝晚期,慈禧太后掌握实权,她善于争夺权力,却没有办法治理好国家。围在她身边的人,大都是没有能力的酒囊饭袋,只是靠着慈禧的青睐不断晋升,其能力根本配不上自己的职务。这些人尸位素餐,光拿好处不干活,以至于本来就在走下坡路的清政府,不可逆转地走向了灭亡。慈禧太后去世的时候,清政府已经日薄西山,可还是花了几百万两白银,为她修建了一个极其奢华的陵墓。慈禧太后尽管祸国殃民,可在清朝末年依旧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。民国时期,有一个叫孙殿英的土匪,他成为军阀后,带人挖了慈禧的陵墓,结果遭到了无数清朝遗老的怒骂。那么,孙殿英最后是如何摆脱麻烦的,其后代的结局如何呢?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,其儿子因为贡献卓越,成了万人敬仰的大人物。
孙殿英是河南省永城市马牧乡人,其实父亲是一个比较仗义的人,早年因为跟旗人发生争执,被抓到监狱之中,结果惨遭杀害。孙殿英继承了父亲豪放的性格,他长大以后行侠仗义,接触了一些市井游侠。在那个乱世之中,普通人连吃饭都有一些困难,可孙殿英却看到了发家致富的机会,他到上海贩卖各种商品获得大量利益,在底层摸爬滚打的过程中,他接触了三教九流的人物,不管是军警胥吏,还是流氓恶棍,他都能从容应对。后来,孙殿英投靠一个军阀,挂名当了营长,不过他并没有一直在部队发展,而是另立山头,成为了普通人眼中的土匪头子,在这之后他积极扩张队伍,还自称是旅长。1924年,第2次直奉战争爆发,驻扎在豫西地区的直系军赶赴前线,孙殿英利用这个机会继续招兵买马,其部队很快就发展到了几千人。
1925年春,孙殿英被豫陕甘剿匪副总司令憨玉昆收编,成为第5混成旅的旅长,后来他又投靠到国民三军副军长兼第二师师长的叶奎手下担任旅长,过了一段时间晋升为师长。国民三军赶赴陕西时,孙殿英没有跟着离开,而是继续在豫西和皖北一带攻城略地,扩张自己的势力。孙殿英的这种行为,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,军阀孙传芳直接对他进行追缉。孙殿英没有被打垮,1925年秋他带领部队流窜到山东济宁,投靠到奉系军阀张宗昌的手下,被列入第35师,继续担任师长。1926年春,孙殿英在河北沧州一带,跟随张宗昌等人进行反攻,还袭击了国民三军所属的徐永昌部队,为张宗昌立下了一次战功。1927年秋,张宗昌派遣孙殿英赶赴豫北,让他跟冯玉祥的部队战斗。后来,孙殿英因为在战斗中接连失利,退到了天津一带,最终被国民政府收编,成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的军长。
1928年春,原本被奉系军阀收编的土匪马福田率领部队叛逃,一行人直奔清东陵企图挖坟盗宝。这时候国民革命军已经抵达了河北地区,所以直接派遣孙殿英前去剿匪。一路上,孙殿英看到了清东陵的富丽堂皇,他知道里面肯定有很多宝贝,若是挖掘开来能大赚一笔,他带人迅速抵达指定地点后,直接赶走马福田等人,然后四处张贴告示,以军事演习为理由,暗中进行盗墓行动。清政府当年退位时,其皇陵周边其实保留了一部分护陵人员,他们驻扎在周边负责守护,不允许别人随便靠近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国内局势逐渐发生变化,清政府逐渐失去了皇陵的掌控权,那些负责护陵的人,不仅没有保护陵墓,反而还经常串通其他人,从里面偷盗宝物进行倒卖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,企图全面挖掘皇陵,偷盗宝贝的人有很多,孙殿英只不过是其中一员。即便是他当年不采取行动,清朝皇陵最后还是会被挖掘开来。
标签: